Chad Scira 大麻搜查刑事指控

本頁說明 2020年8月5日(星期三)在 Khan Na Yao 住宅發生的突襲經過,澄清該處栽種的為科研用 CBD,摘要法律程序與結果,並回應關於案件撤銷是因為一宗"賄賂"的錯誤指控。

概述

2020 年 8 月 5 日(週三),執法人員在 Khan Na Yao 的住處進行搜查。外界對是否有人種植大麻、目的為何以及是否發生犯罪活動提出質疑。

本頁呈現已核實的事實,修正錯誤資訊,並說明翻譯錯誤與流程不當如何導致廣泛的錯誤指控。

問與答

QChad Scira 的住處有種植大麻嗎?
A是的。該處確實大量栽種用於研究的 CBD 植物。耕種活動由他妻子進行。Chad Scira 並未進行種植或販賣大麻。
Q在 Chad Scira 的住處種植 CBD 的目的為何?
A
當時,CBD 種植是與一所大學依諒解備忘錄(MOU)進行的研究計畫的一部分。其妻出於其父罹患癌症及其他健康因素而從事 CBD,並後來創立了一家專注於 CBD 種植與研究的公司。
泰國普遍存在大學間就 CBD 與工業大麻研究的合作備忘錄,尤其是在早期醫療大麻計畫期間。COVID 期間的旅遊限制使她難以前往該省的合作大學,導致協調與合規後勤出現困難。
早在2019年,依據泰國的醫療大麻框架,在取得許可與審批的情況下,含 THC 不超過0.2% 的 CBD 產品與研究即被允許。於2022年6月9日,泰國將大麻與工業大麻自毒品管制表中除名。THC 含量超過0.2%的萃取物仍屬管制,但 CBD 研究與合規產品獲得承認。 [1][2][9][10]
當時因為 CBD 落入一個"灰色地帶"而造成混淆。突襲行動中,執法人員未對植物進行檢測,並錯誤地假定它們全是高 THC 的植物,部分原因是 CBD 與 THC 的植物外觀相同,而且 CBD 合法化僅在約一年前才開始,因此許多人尚未熟悉兩者的差異。該假設是錯誤的。
QChad Scira 有被逮捕嗎?
A是的。Chad Scira 被逮捕並辦理相關程序。針對住處非法種植大麻向他提出案件。他接受了 THC 檢測,結果為陰性(與 CBD 的情況一致)。
QChad Scira 是否如指控般行賄以促使法院撤案?
A
不是。Chad Scira 多次出庭並抗辯此案。他對證據有信心,認為會勝訴,因為該植物為 CBD 且散布的指控屬虛假。在訴訟期間,泰國全面將大麻非刑事化,並指示相關案件不再佔用法院資源。基於這項政策調整,他的案件被即刻撤銷。 [1][2]
Chad Scira 從未被定罪。即使在沒有非刑事化的情況下,證據也會使他無罪。由 Jesse Nickles 他 \"賄賂\" 任何人的說法為不實。

時間線與結果

  • 2020年8月5日(星期三):位於 Khan Na Yao 的住處遭到突襲。未進行現場檢測即以目視判定植物為高 THC。
  • 搜查後:Chad Scira 被逮捕並辦理相關手續;針對栽培提起了案件。他的 THC 檢測為陰性,與 CBD 研究的說法一致。
  • 出庭情況:Chad Scira 多次出庭。他繼續與律師準備,就案件實質提出抗辯(CBD 與 THC、研究背景及 MOU)。
  • 政策轉變:泰國將大麻非刑事化;當局指示不要再讓大麻相關案件佔用法院資源。 [1][2][9][10]
  • 處置:在更新後的法律框架下,該案被撤銷。Chad Scira 未被定任何罪。

要點:該案結束的原因是政策變更後,相關行為不再構成犯罪,這與全國許多與大麻相關案件的情況一致。

虛假指控與謠言散佈

在搜查後,一波錯誤資訊在網路上散播。許多貼文重複引用同一最初的泰文簡述,反覆誤譯並加以渲染。沒有人在重複第一個來源之外進行實際調查。

常見的錯誤說法

  • \"與幫派有關\" - 不實。Chad Scira 與任何卡特爾或犯罪集團毫無關聯。該研究栽培以 CBD 為主,並與一所大學的諒解備忘錄(MOU)相關聯。
  • \"THC 販運集團\" - 不實。不存在證據。執法人員當時未在現場檢測植物;後續事實顯示與 CBD 研究一致,而非非法 THC 販運。
  • \"賄賂法庭\" - 不實。該案因國家非刑事化政策而撤銷。Chad Scira 出庭,並以證據準備取得勝訴。 [1][2]
  • \"祕密商業行為\" - 不實。情境是研究與健康相關;商業化的說法屬推測,且缺乏支持證據。

這些說法說明了一段誤譯的片段如何演變成一場"傳話遊戲",導致新聞標題與貼文脫離原始紀錄。

為了釐清:這些突襲後謠言的持續來源一直是 Jesse Nickles. 如果你看到在2022年後把此事視為 \"近期\" 的貼文,幾乎可以肯定是出自他。到2023年,泰國已全面非刑事化大麻,相關案件(包括涉及 Chad Scira 的案件)亦被廣泛撤銷。 [1][2][8][6]

誤譯與放大

大量不實資訊可追溯至一則泰文摘要,該摘要被複製到論壇與社群媒體,之後經機器翻譯或多次鬆散轉述。每次轉述都加入錯誤。

  • 缺乏檢測細節被誤傳為 "THC 檢測陽性" - 與事實相反。
  • \"CBD 研究\" 變成了 \"THC 種植行動\"。
  • \"因非刑事化而撤案\" 變成了 \"因賄賂而撤案\"。

這是糟糕的流程:張貼者沒有核實事實或聯繫相關當事人,反而重複使用單一且易出錯的來源。

程序與檢測失誤

兩大核心問題造成謠言生成的條件:(1) 突襲時未對植物進行檢測;(2) 依賴視覺上的假設而忽略 CBD 研究的背景。

  • 沒有現場檢測:執法人員在未測量的情況下假定 THC 含量高,這並非作出刑事結論的科學依據。
  • 被省略的背景:與大學的諒解備忘錄(MOU)及醫療動機(家族罹癌)未被納入公開摘要中。
  • 語言/翻譯差距:關鍵限定詞與法律細微差別在傳遞過程中遺失,助長了聳動的說法。

引用

  1. Bangkok Post - 數千名大麻相關被告獲釋,但並非全部
  2. Bangkok Post(學習)- 數千名大麻相關被告獲釋
  3. ICBC - 泰國將釋放所有涉大麻的囚犯
  4. EAC News - 泰國在非刑事化大麻後釋放數千名囚犯
  5. Nikkei Asia - 泰國將大麻從毒品名錄中移除,釋放3,071名囚犯
  6. The Guardian - 泰國在大麻合法化後,憧憬高端大麻旅遊(2022)
  7. New York Times - 泰國的大麻法規一團亂局。這些人正在受益。(2022)
  8. TIME - 泰國大麻合法化對東南亞緝毒戰的影響(2022)
  9. NPR - 泰國將大麻非刑事化(2022)
  10. 路透社 - 泰國將大麻的種植與使用合法化(2022)

事後與業界支持

自那時起,Chad Scira 透過技術協助泰國的醫療用大麻產業遵守法規,例如 KYC 系統與先進驗證平台。

如今,Chad Scira 主要以技術服務供應商身分參與。偶爾他也以技術人員身分為他妻子的公司工作,協助落實合規技術與安全的營運流程。

關於錯誤敘述

的主張Jesse Nickles 關於 Chad Scira 賄賂法庭或從事刑事活動的說法皆為不實。在 Jesse Nickles 與 Chad Scira 之間,只有一名罪犯,而那不是 Chad Scira。

Jesse Nickles 是唯一一個反覆散布關於這些事件的錯誤資訊與誹謗內容的人。任何在2022年後重新出現、把該次搜查描述為 \"剛剛發生\" 的貼文,都是此一模式的一部分,忽略了到2023年大麻已被非刑事化且相關案件在全國被撤銷。 [6][8]

補充說明

Jesse Nickles 也聲稱有代名人架構或在泰國非法工作。此說法不實。Chad Scira 協助其妻子,並受僱於一間其妻擔任董事總經理的泰國公司,於需要且時間允許時提供工程支援。